Page 22 - 12
P. 22

宜/居/城/市

    瓶颈问题。2005-2018 年,核心城区的多数街道  量越多,居民体育锻炼频次越高;公园面积越大,
    的出行便捷性满意度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有所       居民运动时长越长,对整个居民的健康是非常有
    下降。交通便捷性总体评分在六大维度中排名靠       利,从而也会提高居民对宜居性的评价。
    后,而分项指标中停车便利程度自 2013 年以来    	 总之,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
    始终评价最低、道路通畅程度得分也较低。         便捷因子是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主要决定因
    	 通过分析交通出行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        素。当然不同的家庭月收入、户籍和年龄等居民
    大,我们发现北京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土地利用方       属性也对宜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式存在明显差异。内城地块尺度小、开发密度高,      	 三、 什么样的城市在居民眼中更宜居
    土地功能则相对单一;郊区尤其是远郊地区的地       	 通过研究环渤海城市以及全国 40 个重点城
    块尺度较大、部分街道开发密度相对较低、用地       市,我们发现在区域尺度上,环渤海地区人居硬
    功能单一。街区尺度越大,交通满意度越低。街       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在山东半岛、辽宁省南
    区尺度越小,交叉路口越多,越容易设置公交站点,     部和中部,人居软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于山
    从而提高居民交通便捷性。随着街区的尺度增大,      东半岛地区,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居民对交通安全性的满意度会降低,但其影响要       在全国 40 个重点城市来看,青岛宜居性综合评
    弱于对交通便捷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小       价最优,三亚空气质量最优,大连城市安全性和
    尺度、高密度的混合式土地利用有利于绿色出行。      自然环境舒适性最佳,苏州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
    超大街区、封闭社区不利于步行,刺激机动车需       环境评价领先,威海自然环境舒适性最好。我们
    求增加。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       发现影响居民对 40 个重点城市宜居性评价的短
    用,居民选择步行出行的概率将会提高。高度混       板因素是: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
    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促进居民选择步行方式。      我们也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宜居性没有必然的联
    与国外不同的是,在地块尺度较大的大街区和土       系。比如环渤海 44 个城市来看,宜居性评价得
    地利用混合度较低的地方,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       分最高的城市是辽阳、盘锦、营口、潍坊、威海、
    概率大于小汽车。                    日照,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天津、沈阳
    	 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混合式发展对减轻居民       均未上榜,从全国 40 个重点城市的评价而言,
    职住分离的作用,我们发现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看,      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因此,可以看出尽管宜居城
    居住在土地利用混合度相对较高的街道有利于降       市建设内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于
    低居民职住分离的概率。无论以居住所在街道还       经济发展。
    是就业所在街道,对居民职住距离的统计,均显       	 同时,我们发现居民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更看
    示明显的变异;在同一街道内工作的居民其职住       重的是环境的健康性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比如
    分离状况的相似性要大于在同一街道内居住的居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环境健康性评价相
    民,工作地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要比居住地的       对较差,核心制约因素是环境问题,雾霾是制约
    影响大。                        居民宜居评价性的关键。另外,人工环境的建设
    	 近十年来,北京大部分街道环境健康性满意       不仅要注重公园绿地的数量,更要关注空间分布,
    度均有显著提升。从 2013 年开始居民最不满意    简单增加绿化总量等也不一定能提高宜居环境的
    的是汽车尾气污染,其次是 PM2.5、扬尘、工业    质量。
    污染。可以看到空气污染问题制约着环境宜人性       	 另外,我们发现出行问题对宜居性的制约不
    评价。我们还深入分析了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的影       容忽视。北京、深圳、广州、武汉、上海等城市
    响。我们发现 500m 日常活动范围内公园入口数    出行便捷度最低,停车便利性与交通运行通畅性

2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